娃的旅行证是两年前办的,快过期了。记得当时是在美西办的,组织混乱,那个时候娃才两个多月大,这次赶着大使馆来西雅图赶紧给更换一下。票还是一如既往得紧张,放出来没两分钟就满了,我们都没有抢到,还好后来估计是大使馆根据反馈照顾老人和小孩,提供一些额外的名额,我老婆还登记去做志愿者现场帮忙。
材料还是差不多,申请表,娃旅行证原件,出生证明原件和复印件,父母双方的护照和复印件,父母在美的签证或绿卡的原件和复印件,2寸照片三张,还是在www.idphoto4you.com上面做出来的。结果还是需要娃旅行证的复印件,最后出入境的复印件,还有父母的最后出入境记录页的复印件。
周六上午去的微软40号楼,现场组织的不错,比前年那次强多了,比较快就办完了,听说大使馆工作人员周五晚上飞机晚点,周六凌晨三点多才到的西雅图,也是够辛苦的。当天有些没有注册上的老人小孩过来还是尽力给办了,要赞一下。也有人问是不是可以在西雅图开个大使馆,答案是开不了,原因是对等原则而中国不让美国在中国增加使馆。
还得去买个Money Order再给邮寄过去。
Monthly Archives: May 2017
随笔
随着这几年西雅图房价的猛涨,房子也成了大家日常讨论的话题了,上周我们有个刚博士毕业的小伙子买了房,Townhouse 1300尺(大概120平米), 卖家报价70万美元,成交价是81万美元,应该评估价只有74万,所以他总共首付了二十多万,说是他父母在他读博士期间陆续给他汇的钱。
不禁想起了多年前刚工作的时候,在北京大家聊的最多的话题还是房子。记得当时09年的时候同事买了富力桃园的房子,90平米单价2万,当时的我觉得好贵,现在估计都三四倍了吧,呵呵。那个时候记得房价稍微跌了点,不少人闹退房,如果退成功的估计肠子都悔青掉了吧,啃老也是个普遍现象,记得还有种论调说是能啃不啃才是不孝,记得当时的我觉得这是什么狗屁逻辑,但很不幸似乎那真的是现实,还好我也从来没有嘲笑过这种论调,毕竟怕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之嫌。
正好前些日子读到了一篇文章,寒门学子:进得去的名校,抹不掉的阶层烙印,大致说的还算中肯。以我的经历来看,出身农村的能够进入名校的学子往往在智力上是高于平均水平的,大都也是够勤奋努力的,物质水平对于能够进入清华北大这样学校的学子我倒不觉得是什么大的问题,记得第一年是我家东挪西借的凑了一万块钱去上学的,但是后来每年贷款可以支付学费住宿费还有一年三千块的生活费,每年还有三千六百块的奖助学金,我姐也会尽力资助我,倒是从来没有为生活费而发愁,也没有因此有什么心理负担,那个时候还是有点莫欺少年穷的志气的。我想真正限制发展的往往还是性格内向,不善于和人打交道,不懂得利用校友等等的人脉,没有见过世面,胆小保守,眼界受限,战胜自我改掉这些的人现在也是事业有成,没有改掉的如我做个码农倒也能够平平淡淡过着日子。
只是只是,终究还是不平等的。当年还没有毕业的时候有些同学就买房了,华清嘉园或者橡树湾之类,我想估计还是父母出的首付,而我则是眼睁睁看着房价上去再加上自己的错误判断,终究还是走了出国这一条路,还好赶在西雅图房价刚开始涨不久的时候买了个小房子,也算有个安身之处。只是这些年对于自己的心理压力只有自己知道,在北京那么多年也没有接父母去玩一趟,终究还是自己没有落脚之处的缘故,想来总是惭愧,而每次回去办事情的时候去人才拿户口总是被催着迁移,则更是让我失落。
但是,人生或许就是如此,每个时代的人有每个时代的挑战,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阶层的顾虑,踏踏实实做事,做好自己便是成功。
读书笔记 – 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
最近读完了另外一本关于孩子教育的书, 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读这本书一半的原因是参考亚马逊上面的书评,另一半是情商一直是我的一个短板,在工作和生活中,自我情绪的管理和与别人打交道的能力一直是我有些头疼的地方,也希望娃以后能够做的更好一些。
这本书的核心是”Emotional Coach”, 指导孩子正确地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并以此为契机增强和孩子的情感纽带,在这个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父母通常会:
- 他们会对于孩子的不当行为设置底线.
- 他们对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地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通过合适的途径来解决问题.
- 他们鼓励诚实地对待情绪.
- 他们教育孩子通过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
- 他们不惮于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情绪
- 他们对于孩子的行为是否恰当给予明确的反馈。
- 他们相信让孩子明确规则和破坏规则的后果,会增加孩子的自觉性。
作者给出了Emotional Coach的五个步骤,包括:
- 体察孩子的情绪. Being aware of child’s emotions
- 以此作为教育和增进关系的契机. Recognizing the emotion as an opportunity for intimacy and teaching.
- 同情地倾听并确认情绪的合理性. Listening empathetically and validating the child’s feelings
- 帮助孩子用言辞标示情绪. Helping the child verbally label emotions
- 在帮助孩子解决的问题的时候设置合理的限制. Setting limits while helping the child problem solve
作者还专门给出了一些常见的策略.
- 避免过度的指责,羞辱性的评论,和模仿孩子
- 熟悉孩子的日常生活来建立mental map
- 设身处地去理解孩子的情绪
- 不要强加自己的方案给孩子
- 给出合适的方案并尊重孩子的选择
- 诚实对待孩子
- 和孩子一起读书
- 要有耐心
- 理解作为父母对于孩子权威的来源
- 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然后本书还专门有一个章节来说明在这个过程父亲的重要性,研究表明父亲的影响无论好坏,对于孩子都有更大的影响。虽然不是太能理解,但是似乎与事实相符。
总结一下,就是要体察孩子的情绪,有耐心并以此作为教育和增进关系的契机,倾听并帮助孩子去认识情绪,管理情绪,理解情绪和合理的,但不是所有的行为是合理的,给出合理的建议,让孩子自己去做出选择,设置合理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