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没有写博客了,原因是这些周末没有去图书馆,还是必须得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做固定得事情,才能养成习惯并坚持下来。
最近美国的种族问题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些年左派折腾的太厉害了,最近拆掉南方将领罗伯特·李的雕像引起了极右派蹦跶出来了抗议,而川普的表达认为两边都有问题,被主流媒体鞭挞的厉害,想起当年奥巴马只要是警察和黑人有冲突,不管事实是什么样子,一定是第一时间蹦跶出来指责警察,指责种族歧视,哪怕是黑人警察枪杀了黑人,我觉得这些年种族冲突的加剧很大程度是就是拜奥巴马是希拉里所赐。
极左和极右都是非常有危害的,但是极右的危害显然易见,差不多是过街老鼠。相对而言,极左的危害则更为隐蔽,往往打着圣母的旗号,比如欧洲的移民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不仅想到之前谷歌开除了一个员工,因为他发表文章觉得男女有别,被扣上了性别歧视的帽子。我读了那篇文章,我并不完全同意他的观点,而且观点本身并不极端,但他却因此而失去了工作,所谓的言论自由,我想这种强制的压制不同意见做法也是冲突加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随便乱弹几句,不知所云。
奥林匹克国家公园游记
上周请了一天假,加上周末去西雅图西边的奥林匹克国家公园逛了一圈,简单记录一下。
周六早上六点就起来了,六点半就出发了准备赶7:50的轮渡从Edmonds到Kingston,结果功课没有做好,找轮渡排队的起始点浪费了不少时间,最后没有赶上,只有等8:40下一趟,下次记得搜Edmonds Kingston Ferry Toll Booth就不会犯这个错误了。轮渡还挺快的,甲板上风很大,大概20分左右到达对岸。车开出去不久娃就睡着了,于是决定直接开到Olympic Game Farm去和朋友一家碰头。这个农场还是非常适合小朋友玩的,开车进去,里面有很多种动物,可以开着车窗喂面包,有鹿,马,棕熊,孔雀,水牛,老虎,狼等等,小朋友玩的不亦乐乎。中午去Port Angeles的一家餐馆吃的,然后去一家叫做Red Lion的旅馆入住,估计是在车上睡了所以娃就是不睡觉,于是出去在海港边上溜达了一会儿,下午五点多朋友家的娃醒了,于是一起去Hurricane Ridge去看雪山。回来已经是快九点了,吃了饭然后就洗洗睡觉了。
周日早上起来出发去Lake Crescent, 湖水非常的清澈,湖边有不少小木屋,据说得提前很久才能订到。有出租皮划艇的,不过娃太小还是没法去玩,之后去Forks小镇的一家中餐馆叫做South North Gardens吃了饭,上菜很慢,味道非常一般,最后一盘蒙古牛一直没有上,想取消的时候说就好了,端上来居然是凉的,非常不推荐。然后去酒店Olympics Suits Inn,这个是完整的一居室,包括厨房和客厅,而且只需要129美元一晚,相当的便宜,娃睡了午觉。下午还是五点多的时候出发去雨林。到达的雨林的时候里面的车还是停的比较满,路边也有不少车。两家带着娃选了一条最短的Trail走到了河边,一路上我们娃跑的最欢,体力无限。晚上回去超市各自随便买了点吃的。
周一早上出发往南开,去了Ruby Beach和Kalaloch Beach,前者名气更大,后者其实更好,娃很开心地挖了一上午的沙子,海滩上有不少的螃蟹壳和漂亮的石头,离开海滩继续往南,然后约着一起吃饭的地方说叉了,然后没有手机信号完全无法练习,只好继续高速一路开到Olympia,去了Kizuki Ramen & Izakaya吃了日本拉面,还可以,然后去州政府附近晃悠了一会儿然后开车回家。
感觉每次带娃出去,都是娃很好的一个学习机会,所谓行万里路,也许就是如此吧,以后要多多出去晃晃。
父亲节
今天是父亲节,昨天晚上给老爸打了个电话,随便聊了聊家里面的事情,也没有提父亲节。今天突然想还是写点什么东西。
我的父亲是个地道的农民,诚实朴素,胆小保守。兄弟五个,我爸排行第五,出生在1954年,那边也是发大水,据说我爷爷奶奶差点就把我爸给扔了,我爷爷在我爸小时候就过世了,当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被送去了麻风村,后来就没了,生在那个荒唐的时代,也是无可奈何。
小的时候断断续续听我爸说过他当年的一些事情,1960年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我大伯父在矿场工作,我爸躲在我大伯父的宿舍混到了食堂的饭吃,才没有饿死。后来还读到了初中毕业,后来各种原因没有能够去读高中,十几岁便出去打工找一口饭吃,去过皖南地区。
那个时候家里面穷,娶媳妇是非常不容易的,我爸结婚在那个时代是算晚的了,还是我大姑给介绍的,我爸妈的性格是两个极端,从小我和我姐便在他们的争吵中长大的。我奶奶是在我姐出生前两个月就过世了,当然如果没有过世也不可能帮我们家,毕竟那么多孙子辈的,带谁不带谁都是难题。
结婚后我爸去了淮南,那个时候一些亲戚在那边做建筑,我爸带了一些人给人打工,那个时候胆子大的人大都混上去了,应该算是第一个黄金时代。后来我妈带这我姐,肚子里面怀着我去把爸给叫了回来,第一也是我妈一个人拉扯孩子很不容易,第二也是我外婆那个时候说男人在外面容易变坏。事情的真假我也无从知晓,只是我爸错过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机遇,后来我的四伯父还有堂哥在那里站住了脚,发了财。
小的时候我很不喜欢走路,大多时候是我妈背着我,偶尔我爸也会把我架在脖子上,1988年的时候我家的房子倒掉了一堵墙,于是我爸四处借钱重新盖房子,急的都生了病。那年我上小学,学费五十块钱还是临时去借的。那个时候我四伯父已经做的风生水起,让我爸去帮忙帮他带工人,我爸去了但不久又病倒了住院动手术,后来回来修养。
我家的经济状况在后来稍微有点好转是在95年的时候我爸开始贩粮食,就是收购村里面附近的粮食,在运到城里面的粮站,只是后来政策的变化也没有做下去,但是也因为我姐有了学费去上中等师范,后来成为了老师。除了种田,我家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我爸夏天去抓黄鳝,还有冬天做挂面,这些也都是我脑子里面抹之不去的记忆。抓黄鳝需要先挖蚯蚓,然后穿在竹签上,放在一种特制的笼子里面,下午非常热的时候出去把笼子埋在水塘里面,第二天一大早去取回来,还记得有时候不仅是黄鳝,还有蛇会跑到笼子里面来。冬天做挂面也是非常的辛苦,从下午开始和面,揉面,切条,盘条,放在面箱里面醒面,得忙到半夜,那种寒冷到现在我还记得,第二天早上组装好面架,把面条拉长风干,快到中午时候收起来。到快过年的时候挑着出去卖,非常幸苦大概也就是一天挣几十块钱的样子。
2000年的时候我考上了清华,给我爸挣足了脸面,中学给奖励了三千块钱,然后亲戚朋友借了七千块,带着一万块钱,我爸送我去北京上大学,那一定是我爸人生中最高兴的时刻,把我送到当天我爸就去火车站坐车回去了,舍不得花钱,记得那个时候叮嘱我在北京一定要小心,遇到游行啥的政治活动千万不要参与。
上大学后,和父母的交流也就变的更少了,一般也是过年才回去。2008年的时候我爸和我们村里面一个无赖因为打水的问题争执起来,后来动了手,对方本来就很多病,于是直接跑去医院躺着,最终赖了我家三千块钱。这是我有记忆以来唯一一次我爸和别人动手,最终也是我们家退让告终,对方还放言说你没钱,但是你儿子有钱。我也只有苦笑劝我爸说别人家说我们家有钱不是坏事。
后来出国,能在一起聊的机会就更少了,我也争取每一年都回去一次,2015年娃出生的时候,爸妈一起来了一趟,看到孙子的时候,我能感觉到我爸非常高兴,和当年送我去清华有的一比。
我爸是个朴素的农民,我继承了他身上的朴实,也包括保守。我学会了踏踏实实做事,却也有些目光短浅,终究人生的路是自己走,但很多做决定的时候我似乎有些我爸的影子。
下次回去,我想还是找个机会听听我爸说说他以前的事情。
随笔
上一周是一年一度的高考,这是恢复高考的第四十个年头,我高考之后也过了十七个年头了,时间飞逝。当年出生的娃也该高考了吧。
恍如昨日,记得高考前一两个月学校有保送中科大的机会,按照以前的考试成绩排次序。当年觉得合肥离家太近,心里面是不想去中科大的,但班主任还是让我和家里面商量下,那个时候家里面还没有电话,于是坐车回去,先到我姐教书的小学,和我姐说了下情况然后骑车回家。到今天我还记得那天的风大的很,迎着风很难骑得动,于是自己做了人生第一个重大决定,掉头骑回去让我姐告诉我爸妈我放弃保送,我直接又坐车回去了。第二天还是第三天我爸妈得到消息,我妈来我学校找我,我告诉我妈已经晚了,保送的事情已经定下来了,我必须去高考。
高考的时候我没有让我爸妈来陪考,但我妈还是来了,说村里面人说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不去陪呢。当时在外面租房子,室友外号小胖,他妈也来陪考,于是我和小胖高考时候在楼顶打地铺打了三晚,记得在楼顶吹着风聊天,已然不记得聊什么了。
现在高考已然没有当年重要了,有钱的人家小孩直接出来读本科,用不着高考,而普通的大学就算读了,就业也未必有什么优势,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路宽,有的路窄,有的生下来就在罗马,不过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高考可能是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相对公平的机会,对于来自社会最底层的我,还是很感激这样的机会。
读书笔记 – Emotional Intelligence 2.0 之一
最近读了Emotional Intelligence 2.0这本书,起因是觉得自己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对社交场合有一种抹之不去的恐惧感,这也造成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困扰,所以决定通过学习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情商。按照惯例读完一本书来写一下读书笔记,因为比较重视,所以分成几篇来写,今天是总体的认识。
情商是一种对自己和别人的情绪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更好地管理自己和处理社会关系。情商,智商和性格是衡量一个人的三种重要方面,三个方面彼此独立,智商和情商并无直接关系,性格的内向和外向也不能直接拿来衡量情商,这三个方面对于个人的成功都很重要,本书指出研究表明情商是和个人成功有着最密切的关系,相比与智商,性格,教育或者经验等等。
在开始的时候我做了一下本书自带的衡量情商的练习,分数非常低,倒也不意外,记得其中就提到withdraw in social situation, 这正是困扰我很久的一个问题。情商很大成分上是天生的,有很多人天生就非常善于情绪的管理和与人打交道,有些人就相对差一些,智商也是如此,不过智商是难以通过后天来提到的,而情商就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提高的。所以对于我来说,是完全可以通过学习练习来提高,这是一个机遇。
情商有四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自我感知(Self awareness),就是对自我情绪的准确和及时的感知能力,这是其他三个方面的基础;二是自我管理(Self management)是在自我感知的基础上,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并且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情绪,使人正面面对困难和低谷;三是识别他人的情绪(Social awareness),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四是处理人际关系(Relationship management),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更好地处理压力和冲突,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这里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一下,情商是一种能力,通过对自我和他人情绪的准确感知,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和他人的关系,使自己在面对成功时候不自满,保持谦虚的态度,面对挫折时候不气馁,保持积极的情绪,通过更好地认识他人的情绪,来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再想到对于孩子的教育上,我想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和他们的情绪,别学习正确的处理之道也是非常重要的。
旅行证
娃的旅行证是两年前办的,快过期了。记得当时是在美西办的,组织混乱,那个时候娃才两个多月大,这次赶着大使馆来西雅图赶紧给更换一下。票还是一如既往得紧张,放出来没两分钟就满了,我们都没有抢到,还好后来估计是大使馆根据反馈照顾老人和小孩,提供一些额外的名额,我老婆还登记去做志愿者现场帮忙。
材料还是差不多,申请表,娃旅行证原件,出生证明原件和复印件,父母双方的护照和复印件,父母在美的签证或绿卡的原件和复印件,2寸照片三张,还是在www.idphoto4you.com上面做出来的。结果还是需要娃旅行证的复印件,最后出入境的复印件,还有父母的最后出入境记录页的复印件。
周六上午去的微软40号楼,现场组织的不错,比前年那次强多了,比较快就办完了,听说大使馆工作人员周五晚上飞机晚点,周六凌晨三点多才到的西雅图,也是够辛苦的。当天有些没有注册上的老人小孩过来还是尽力给办了,要赞一下。也有人问是不是可以在西雅图开个大使馆,答案是开不了,原因是对等原则而中国不让美国在中国增加使馆。
还得去买个Money Order再给邮寄过去。
随笔
随着这几年西雅图房价的猛涨,房子也成了大家日常讨论的话题了,上周我们有个刚博士毕业的小伙子买了房,Townhouse 1300尺(大概120平米), 卖家报价70万美元,成交价是81万美元,应该评估价只有74万,所以他总共首付了二十多万,说是他父母在他读博士期间陆续给他汇的钱。
不禁想起了多年前刚工作的时候,在北京大家聊的最多的话题还是房子。记得当时09年的时候同事买了富力桃园的房子,90平米单价2万,当时的我觉得好贵,现在估计都三四倍了吧,呵呵。那个时候记得房价稍微跌了点,不少人闹退房,如果退成功的估计肠子都悔青掉了吧,啃老也是个普遍现象,记得还有种论调说是能啃不啃才是不孝,记得当时的我觉得这是什么狗屁逻辑,但很不幸似乎那真的是现实,还好我也从来没有嘲笑过这种论调,毕竟怕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之嫌。
正好前些日子读到了一篇文章,寒门学子:进得去的名校,抹不掉的阶层烙印,大致说的还算中肯。以我的经历来看,出身农村的能够进入名校的学子往往在智力上是高于平均水平的,大都也是够勤奋努力的,物质水平对于能够进入清华北大这样学校的学子我倒不觉得是什么大的问题,记得第一年是我家东挪西借的凑了一万块钱去上学的,但是后来每年贷款可以支付学费住宿费还有一年三千块的生活费,每年还有三千六百块的奖助学金,我姐也会尽力资助我,倒是从来没有为生活费而发愁,也没有因此有什么心理负担,那个时候还是有点莫欺少年穷的志气的。我想真正限制发展的往往还是性格内向,不善于和人打交道,不懂得利用校友等等的人脉,没有见过世面,胆小保守,眼界受限,战胜自我改掉这些的人现在也是事业有成,没有改掉的如我做个码农倒也能够平平淡淡过着日子。
只是只是,终究还是不平等的。当年还没有毕业的时候有些同学就买房了,华清嘉园或者橡树湾之类,我想估计还是父母出的首付,而我则是眼睁睁看着房价上去再加上自己的错误判断,终究还是走了出国这一条路,还好赶在西雅图房价刚开始涨不久的时候买了个小房子,也算有个安身之处。只是这些年对于自己的心理压力只有自己知道,在北京那么多年也没有接父母去玩一趟,终究还是自己没有落脚之处的缘故,想来总是惭愧,而每次回去办事情的时候去人才拿户口总是被催着迁移,则更是让我失落。
但是,人生或许就是如此,每个时代的人有每个时代的挑战,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阶层的顾虑,踏踏实实做事,做好自己便是成功。
读书笔记 – 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
最近读完了另外一本关于孩子教育的书, 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读这本书一半的原因是参考亚马逊上面的书评,另一半是情商一直是我的一个短板,在工作和生活中,自我情绪的管理和与别人打交道的能力一直是我有些头疼的地方,也希望娃以后能够做的更好一些。
这本书的核心是”Emotional Coach”, 指导孩子正确地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并以此为契机增强和孩子的情感纽带,在这个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父母通常会:
- 他们会对于孩子的不当行为设置底线.
- 他们对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地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通过合适的途径来解决问题.
- 他们鼓励诚实地对待情绪.
- 他们教育孩子通过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
- 他们不惮于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情绪
- 他们对于孩子的行为是否恰当给予明确的反馈。
- 他们相信让孩子明确规则和破坏规则的后果,会增加孩子的自觉性。
作者给出了Emotional Coach的五个步骤,包括:
- 体察孩子的情绪. Being aware of child’s emotions
- 以此作为教育和增进关系的契机. Recognizing the emotion as an opportunity for intimacy and teaching.
- 同情地倾听并确认情绪的合理性. Listening empathetically and validating the child’s feelings
- 帮助孩子用言辞标示情绪. Helping the child verbally label emotions
- 在帮助孩子解决的问题的时候设置合理的限制. Setting limits while helping the child problem solve
作者还专门给出了一些常见的策略.
- 避免过度的指责,羞辱性的评论,和模仿孩子
- 熟悉孩子的日常生活来建立mental map
- 设身处地去理解孩子的情绪
- 不要强加自己的方案给孩子
- 给出合适的方案并尊重孩子的选择
- 诚实对待孩子
- 和孩子一起读书
- 要有耐心
- 理解作为父母对于孩子权威的来源
- 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然后本书还专门有一个章节来说明在这个过程父亲的重要性,研究表明父亲的影响无论好坏,对于孩子都有更大的影响。虽然不是太能理解,但是似乎与事实相符。
总结一下,就是要体察孩子的情绪,有耐心并以此作为教育和增进关系的契机,倾听并帮助孩子去认识情绪,管理情绪,理解情绪和合理的,但不是所有的行为是合理的,给出合理的建议,让孩子自己去做出选择,设置合理的限制。
纽约印象
上周去了一趟纽约,是出差,这是我第一次去纽约,虽然来美国已经五六年了。第一次知道纽约这个城市还是当年的北京人在纽约的电视剧,一晃二十多年了,工作之余抽了点时间逛了逛这个城市。
周一晚上到的纽约,住在Union Square附近的W Hotel, 晚上在边上的一家日本餐馆吃了完拉面,周二一天的会,晚上和同事们一起去吃的Lady M,然后是Momofuku Noodle Bar,周三中午去吃的公司附近的The Bao中餐馆,整体来说纽约的餐馆还是比西雅图水平高了几个档次,晚上去吃了Shake Shack的汉堡,味道还是可以的。
周四决定还是应该出去转一转,买了地铁的卡充值了20美元,坐地铁到了911纪念广场,华尔街,纽约证劵交易所,铜牛附近晃了晃,单程地铁是2.75美元。没有时间进去911纪念馆,排队的人还不少,想一想2001年时候在9号楼宿舍里面看电视新闻知道的,震惊同情却又隐隐觉得有些自找的,恍如昨日,这已经是快十六年过去了。
下午组里面组织的坐邮轮,从河上看曼哈顿岛和自由女神像,晚上自己又坐着地铁去了时代广场和NASDAQ。
周五上午出发前去中央公园逛了一下,第一次知道中央公园还是当年看老友记,也不记得是多少年前了,时光飞逝。然后打车去约翰肯尼迪机场回西雅图,在飞机上还干了会儿活,赶赶进度。
还是应该尽量多去一些地方,留下一些图像和文字,人生终究是一场经历,赶路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了路边的风景。
回国随笔
三月底的时候回国了两周,按照惯例记录一下。
3月31号中午的飞机,早上找的同事送去的机场,安检排队不长,做的是海航的波音787,比较宽敞,而且这次娃也需要座位,三个座位比上次要舒服一些,大概飞行11个小时到达上海浦东机场2号航站楼,飞机没有停靠位,居然要坐摆渡车,到了取了行李然后走去1号航站楼安检进去,里面吃的也够贵的,一份面条也得快90块钱,又困又累,等到了晚上八点东航的飞机去武汉,结果又是要坐摆渡车去上飞机,到了武汉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居然又是要做摆渡车。老婆的弟弟开车来接的,半夜才到老婆家,太折腾了,学到了几点,一是不能从上海转机,二是国内尽量不要坐飞机,体验太差,三是需要歇一晚再走,否则太累。
第二天中午饭吃过了老婆去做头发,开始说估计两个多小时,最终五个多小时,百无聊奈的我在商场里面四处晃悠,很久这么浪费时间了,或者说这么悠闲了。第三天是清明节去上坟,天气还给算配合,没有下雨。剩下的几天主要就是早上出去吃早饭(当地称为过早),上午或者下午带娃去万达,坐个小火车五分钟15块钱,一天玩个几百块钱没压力,还是娃的钱好赚,这几天娃和他舅舅混的很熟。
4月9号坐车去我家,有动车还是比以前方便很多。我姐和我姐夫开车来接的我们,晚上出去吃了个饭,第二天带娃去照相,算是两岁纪念。晚上回去老家,姐也把她娃带着一起回去了。第三天晚上三伯父来吃了个晚饭,听说他儿子两三年钱离了婚,还瞒着家里面,也不知道我这表哥脑子在想什么,农村说所谓的不怕老子穷,就怕儿子怂,命吧也许。第四天我老舅专门来我家看了看我娃,提到我的表弟还是没有结婚呢,对象也还没找好,这倒不是自己身的条件,完全是内向的性格我觉得。第四天我姐开车带着我们去长临河镇上的古街溜达了一会儿,第五天我姐带着我老婆去给娃选照片,我爸妈我和在家一起照看两个娃。第六天下午我姐送我去火车站去上海。说来幸亏我有我姐,我少吃了多少苦头。
晚上7点到达上海虹桥火车站,吃了晚饭打车去外滩的威斯汀酒店,第二天一早去城隍庙晃了晃吃了早饭,然后去外滩简单看了下,回来收拾打车去上海浦东机场,这次终于没有坐摆渡车了,不过在飞机上坐了三个小时才起飞,说是机场流量控制。
4月16号到达西雅图,开始日复一日的生活,努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