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了一趟纽约,是出差,这是我第一次去纽约,虽然来美国已经五六年了。第一次知道纽约这个城市还是当年的北京人在纽约的电视剧,一晃二十多年了,工作之余抽了点时间逛了逛这个城市。
周一晚上到的纽约,住在Union Square附近的W Hotel, 晚上在边上的一家日本餐馆吃了完拉面,周二一天的会,晚上和同事们一起去吃的Lady M,然后是Momofuku Noodle Bar,周三中午去吃的公司附近的The Bao中餐馆,整体来说纽约的餐馆还是比西雅图水平高了几个档次,晚上去吃了Shake Shack的汉堡,味道还是可以的。
周四决定还是应该出去转一转,买了地铁的卡充值了20美元,坐地铁到了911纪念广场,华尔街,纽约证劵交易所,铜牛附近晃了晃,单程地铁是2.75美元。没有时间进去911纪念馆,排队的人还不少,想一想2001年时候在9号楼宿舍里面看电视新闻知道的,震惊同情却又隐隐觉得有些自找的,恍如昨日,这已经是快十六年过去了。
下午组里面组织的坐邮轮,从河上看曼哈顿岛和自由女神像,晚上自己又坐着地铁去了时代广场和NASDAQ。
周五上午出发前去中央公园逛了一下,第一次知道中央公园还是当年看老友记,也不记得是多少年前了,时光飞逝。然后打车去约翰肯尼迪机场回西雅图,在飞机上还干了会儿活,赶赶进度。
还是应该尽量多去一些地方,留下一些图像和文字,人生终究是一场经历,赶路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了路边的风景。
回国随笔
三月底的时候回国了两周,按照惯例记录一下。
3月31号中午的飞机,早上找的同事送去的机场,安检排队不长,做的是海航的波音787,比较宽敞,而且这次娃也需要座位,三个座位比上次要舒服一些,大概飞行11个小时到达上海浦东机场2号航站楼,飞机没有停靠位,居然要坐摆渡车,到了取了行李然后走去1号航站楼安检进去,里面吃的也够贵的,一份面条也得快90块钱,又困又累,等到了晚上八点东航的飞机去武汉,结果又是要坐摆渡车去上飞机,到了武汉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居然又是要做摆渡车。老婆的弟弟开车来接的,半夜才到老婆家,太折腾了,学到了几点,一是不能从上海转机,二是国内尽量不要坐飞机,体验太差,三是需要歇一晚再走,否则太累。
第二天中午饭吃过了老婆去做头发,开始说估计两个多小时,最终五个多小时,百无聊奈的我在商场里面四处晃悠,很久这么浪费时间了,或者说这么悠闲了。第三天是清明节去上坟,天气还给算配合,没有下雨。剩下的几天主要就是早上出去吃早饭(当地称为过早),上午或者下午带娃去万达,坐个小火车五分钟15块钱,一天玩个几百块钱没压力,还是娃的钱好赚,这几天娃和他舅舅混的很熟。
4月9号坐车去我家,有动车还是比以前方便很多。我姐和我姐夫开车来接的我们,晚上出去吃了个饭,第二天带娃去照相,算是两岁纪念。晚上回去老家,姐也把她娃带着一起回去了。第三天晚上三伯父来吃了个晚饭,听说他儿子两三年钱离了婚,还瞒着家里面,也不知道我这表哥脑子在想什么,农村说所谓的不怕老子穷,就怕儿子怂,命吧也许。第四天我老舅专门来我家看了看我娃,提到我的表弟还是没有结婚呢,对象也还没找好,这倒不是自己身的条件,完全是内向的性格我觉得。第四天我姐开车带着我们去长临河镇上的古街溜达了一会儿,第五天我姐带着我老婆去给娃选照片,我爸妈我和在家一起照看两个娃。第六天下午我姐送我去火车站去上海。说来幸亏我有我姐,我少吃了多少苦头。
晚上7点到达上海虹桥火车站,吃了晚饭打车去外滩的威斯汀酒店,第二天一早去城隍庙晃了晃吃了早饭,然后去外滩简单看了下,回来收拾打车去上海浦东机场,这次终于没有坐摆渡车了,不过在飞机上坐了三个小时才起飞,说是机场流量控制。
4月16号到达西雅图,开始日复一日的生活,努力努力!
工作十年
2007年3月1号我开始参加工作,转眼十年过去了,我想简单记录一下。
2007年是工作的第一年,那个时候公司还在知春路希格玛大厦,现在据说是腾讯的办公楼,那一年入职的应届毕业生工资应该都是15.3万,这对当时的我来说还是觉得不少的,毕竟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似乎第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是九千多,应该是比较激动的还记录了一下。那一年开始几个月还住在学校的宿舍,后来搬到志新村和别人合租两居室,合租的人性格很好,房子简装当时房租大概似乎是一共一千七一个月,我住大间一千。那一年股市很狂热,大家聊的很多。那一年大家觉得房价好贵,后来才发现多便宜。工作上似乎开始主要是Fix bug,10月份的时候公司年会是在香港,11月份的时候我去美国出了趟差,那一年有同事转去美国。
2008年记得不多了,工作似乎更多的就是按部就班,开始独立做一些Feature,但大公司终究还是成长的慢一些,特别是当时的我对于职业规划没有任何的意识。三月份的业绩评估就是中流,组里面开始有同事离开,估计是Review不好吧。那一年三月份我还完了最后一次助学贷款,那一年是汶川地震,我记得当时我似乎在开会,那一年是北京奥运会,看开幕式的时候似乎屋子还断了一会儿电,那一年的十月份我拖拉了一年终于考到了驾照,那一年夏天家里面还出了点事情,我回去了一趟,感慨自己无用。当年记得还有个同学在外企呆了两年,考了公务员去了中组部。那一年的公司年会在杭州。
2009年,终于升了一级,花了两年时间,据说这是当时的平均速度,后来才知道美国这边基本上是一年到一年半。当时的我似乎只是以平均标准来要求自己,或许是在大学的时候被打击了,但这绝对是我最大的一个失误,思想受限,行动必然跟不上。那一年年初的时候换了地方租房子,记得当时还有中介建议买个房子,我姐似乎也和我讨论过,不知为何,我似乎觉得房子太贵了,稀里糊涂把钱扔到股市去了,结果就呵呵了,还是太年轻。那一年也开始想换个工作,去面了下Google,被据掉了。那一年的公司年会在北京,呵呵,金融危机。那一年第二次去美国出差,当时有个同事住在Redmond Ridge,我们还去他的房子看了看,当时觉得房子好大,终究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
2010年,年初的时候当时的老板也转到美国来了,我似乎也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在很多问题是我似乎多是追大流,缺乏自己的想法,回想起来,但似乎并没有实际行动。这一年公司的年会在上海,这一年我没有抓住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机会,那就是面试Facebook失败了,如果那个时候成功了,现在的我应该有所不同,想来终究还是人生的一大遗憾。那一年记得似乎还有猎头忽悠我去路透,结果开的工资还没有我当时的高,说做和金融相关的更有前途,真是扯淡。
2011年,年初的时候另外一个同事也去美国了,找工作的时候似乎还比较折腾,快过年的时候走的,走之前我们还一起吃了顿饭。那一年的三月份我终于又升了一级,变成了所谓的SDE 2,四五月份的时候终于找到了机会,拿到了这边两个组的Offer,然后做出了一个回来看来非常错误的决定去了Lync组。因为时间的问题,我最终是九月份来美国的,于是原组给了我一个很差的Review。来这边的时候真是一个项目的尾声,主要是Fix bug。
2012年,回想起来真的是最衰的一年,却也是我开始改变的一年。那一年老板给我说Review没有问题,结果最终又是一个很差的Review, 两个连在一起,给了我非常大的压力。回想起来我仍然觉得非常得不公平,那些copy paste代码连变量名都没改好的人,因为做UI比我Fix了更多的Bug结果居然拿到了好的Review。不公平归不公平,终究只有自己能改变现状,我于是更加努力的工作,记得那年的圣诞节期间,我还是在努力工作。那一年我们看到了房价上涨的趋势,但终究没有足够的钱作为首付。
2013年,是恢复的一年,努力工作终于有了结果,终于拿到了一个还可以的Review, 虽然还是没有拿到Promotion,这里也要感谢下当时的新老板。那一年买了房,预算有限,就是在Redmond Ridge, 就是四年前去当时同事家的一个小区。
2014年,是改变的一年,那一年三月份我终于又升了一级,在同样的时间内一般人早都Senior了,而我则是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在Lync组,那一年拿到了绿卡,于是下半年再次出去面试,当时Twitter不理我,简历都没过,面试了Google和Facebook结果又都挂掉了,颇为伤心。最终还是换了组去了Bing开始做推荐系统。
2015年,是幸运的一年,终于在8月份升了一级,Title变成了Senior, 据说一般都是5年到8年的时间,慢的一半也就是7年,而我花了8年半,这里还是得感谢我当时的老板,也是我的师兄。那一年10月份再次拾起勇气,去面试了Google和Facebook, Google还是挂了,我的第四次面试Google。还好Facebook给了Offer, 虽然我觉得还不如2014年面的好,怎么说呢?
2016年,是努力的一年,三月份的时候离开了工作9年的微软,去了Facebook, 虽然Offer并不太好,但我想终究是个好的开始,以前浪费的时间无可后悔,学到的教训无比深刻。这一年比以前努力了很多,也得到了回报。
2017年,只有加倍的努力,培养自己的领导的能力,沟通的能力,继续机器学习和推荐系统,成为这个方面的专家,努力努力,夫复何言!
二十年
昨天看网易新闻,纪念邓小平逝世二十周年,那是1997年2月19号,不禁勾起了当年的回忆,已然二十年过去了。
那个时候我在上初三,准确来说是初三(二)班,应该是下学期开学不久,班里面讲台上电视放着追悼会,班主任带着所有学生起立默哀,这应该是人生中唯一的一次。记得当时我还小声低和同桌说了句话,被班主任训话,至于说啥已经全然不记得了。我也不记得当时在想啥,估计是觉得不理解为什么需要我们站着默哀,不服气为啥班主任要说我。
回想起来,那个时候还是太不懂事,不能理解邓小平改革开发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意义,那是改变了十亿人命运的事件,个人的命运大多是时代的注脚,否则中国可能还是和朝鲜一样,无休止的政治斗争,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虽然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比如环境污染,比如笑贫不笑娼等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改革给绝大多数中国人带来了命运的根本改变,其中自然也包括我。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赶上这个时代,还是希望自己能做点事情,努力努力。
随笔
上周老姐微信告诉我大姨夫过世了。大姨夫也是八十岁的人,去年回国的时候我还去探望了一下,已经是卧床不起了,年前老爸也告诉我大姨夫癌症复发,正在帮着修墓。虽然并不意外,但是长辈一个接着一个的故去,还是感慨时间之快,无可奈何。
其实说起来,我们家亲戚们都不是太亲近,或许是都穷的缘故。按照我妈的说法,当年我外婆就是专业救济贫困户的,大姨娘,二姨娘和我家都是穷苦人家。大姨夫的父亲似乎是和土匪有些瓜葛,解放前什么时候就被土匪杀掉了,大姨夫脾气坏,按照现在说法就是家庭暴力很常见,总共育有一个女儿,四个儿子。当年我妈还没出嫁的时候经常去帮他们家做饭干活,我那些表哥表姐小时候穿的鞋多数都是我妈做的。
大表哥过于老实,没怎么读书,一直也没有娶上媳妇,现在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别的几个表哥当年据说读书还可以,但是大姨夫一直希望他们考上中专有个工作和城里人的身份,那也是八十年代很多农村人的梦想,当年考上也很难,一年一年复读,后来只有四表哥走出了一条路,进入一个快倒闭的机械厂工作,后来时来运转顶替别人身份考上了交警,从此我大姨夫一家才开始有了转机,不得不说在中国哪怕是个小小的交警,也可以给家里面人带来实际的好处,比如安排了大表哥去做交通协管。其实二表哥和三表哥如果不是大姨夫的短视,估计人生也是会有很大不同的。
大姨夫有些势利,是个贪图小利的人,当年在街上捡到一个一团纸,包了好几层,以为得了便宜,结果这个时候别人说见者有份,骗了他几百块钱,拿回家发现里面啥也没有。去年初我带娃回国,一月份我们家给娃办一岁,三月份我姐结婚。一月份大姨夫一家跑来吃饭,给了份子钱说给是我姐后面结婚的,我姐是中学老师,他们一家后面难免需要帮忙,未免过于势利,我爸妈最终把份子钱给退了。
只是随便想起来些事情,便胡乱写点。
关于孩子教育
娃一天天长大,下个月就两岁了,经常听到一些关于推娃的讨论,不免有些焦虑起来,自己似乎并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买了两本书,一本是Positive Discipline,另外一本是Parenting With Love And Logic, 读了一遍,简单做个笔记。
第一,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Modeling is the key), 这是最重要的原则,所谓一流的父母做榜样,孩子很多的内在品质,价值观念,做事风格,其实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孩子非常善于模仿。所以在觉得孩子没有耐心的时候应该要反思自己是否有耐心,在教育孩子不轻易放弃的时候,首先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希望孩子积极开朗,先看看自己是否给孩子一个积极的示范,在希望孩子好好学习的时候,自己是否还在坚持学习。自己的示范比说一万遍都强。
第二,Give choices, and let kid learn from consequence,要给孩子选择,并从选择的后果中学习,从小的选择开始,慢慢给于更多的自主权。总有一天孩子要自己面对社会,自己做出选择,那么小的时候犯错比后来犯错要好很多。当然需要设置一定的底线,避免无谓的风险。很多例子,比如冷天出门是否穿外套,冻一次自然就学会了,不按时吃饭,那么饿一顿那么自然胜过千言万语,不按时睡觉那么早上上学迟到,当然这些的前提是孩子能够理解选择和后果之间的联系,太小了不行,但依然应该给予选择的机会,比如穿哪件衣服等等。
第三,Let kid solve their own problems. 不要大包大揽,比如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按时起床是自己的事情,那么关键在于从小培养出学习的兴趣,良好的习惯,自己对自己事情负责的态度,则是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之处,所谓三流的父母做保姆就是包揽孩子的一切,最终害人害己。
第四,以同情的心态面对孩子的失败而非苛责,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这不仅是给孩子示范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也是避免无谓冲突的常见方法,比如说我现在还没有想好,后面再谈来等自己情绪缓和了再处理问题,往往是更加有效的。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习的过程,终究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勉之!
春节
上周末是春节,现在其实年已经过完了,总是想写点什么,却似乎又不知道该写点啥。
小的时候记得是很喜欢过年的,腊月初八要煮腊八粥就开始了要过年的前奏,腊月二十三要炒干货,比如瓜子花生啥的,这个时候也都开始放寒假了,之后要打扫屋子所谓扫尘,准备各种年货,养猪的人家会杀猪,亲戚都会去买肉都是十几斤得买,还有豆腐豆干会买很多放在水里面泡着,请人写门对或者直接买,写得一手好字的人这个时候最忙,还会买新衣服,还有老妈手工做的布鞋和棉鞋。腊月二十九会炸圆子,腊月三十早上起来贴门对,洗脚剪指甲,换新衣服,收压岁钱,然后放鞭炮吃年饭,在我们那午饭是最隆重的一顿,不少人家等家人回来到下午才吃,晚上看春晚也是一个习惯,虽然春晚蛮无聊的,因为守岁得到午夜12点之后才睡觉,睡觉之前会再放鞭炮,用写着关门大街开门大发的红纸贴在门里面。大年初一起来开门放鞭炮,吃饭,然后得去村里面亲戚家拜年,小孩子会收到年糕,寓意步步高升,大人则是香烟瓜子。年初二的时候是去外婆家,年初三和初四也都是在外拜年。
这些记忆恍如昨日,却已经都慢慢成为往事了。出国了很多年的春节没有在家里面过了,2012年春节是来这边的第一个年,当时我还没有用微信,也没有写什么博客记录,记得应该是去了同事家里面一起包饺子吃,也是从那个时候学会了比较正规的包饺子的方法。2013年的春节完全不记得怎么过的了,也是没有微信没有博客,那个时候应该在计划四月份回国婚礼相关的事情,我想也是应该多写点东西记录一下生活。2014年春节也不记得在干什么了,估计会谈论绿卡相关的事情,那个时候PERM在审查了快一年半之后终于通过了,在决定EB2还是EB3。或许是事不过三吧,2015年春节老婆快生娃了,爸妈来了这边帮忙,终于和爸妈一起过了个年,记得当时爸妈最担心的还是姐一个人在家怎么过年的事情。2016年春节的时候回国了,带娃回去给他外婆看看,也终于在家里过了一个年。
时间真是飞快,这又是2017年春节了,还是远在异国他乡,包了顿饺子,看了看春晚的录播,已经熬不动夜了。再过几年,娃上学了,那就更没有办法在春节的时候回去了。明年要回去过年,虽然估计家乡已经拆迁了,但是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课程笔记 – Critical thinking
这是2016年完成的最后一门课程,Critical thinking。
首先要说一下这个课程名的翻译,最常见的翻译是批判性思考,不过似乎不是很贴切,因为批判的含义比较负面,而这个词的本意应该是更为积极的,明辨性思考,或者审辩性思考似乎更为恰当。
课程第一部分简单讨论一下审辩性思考的重要性,在实际决策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权衡取舍,那么对于问题的充分理解非常重要,而审辩性思考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思考前因后果,解决问题本身还不是表象,所谓标本兼治,在实际运用中常常使用分而治之的原则。
课程第二部分展开讨论了如果充分理解问题,第一步定义问题陈述(Problem Statement),包括目标(Goals), 约束(Constraints), 成功衡量(Success criteria), 假设(Assuptions), 相关者(Stakeholders), 时限(Timeline),这样我们才能明确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让我们更高效地去面对实际的问题,避免浪费时间。第二步理解问题背后的问题,搞清楚为什么我们需要解决这个问题,以及相关者的实际顾虑,避免对实际问题的误解,南辕北辙。第三步对问题进行展开,包括目标和时限,相关者和支持者,问题的边界和约束,成功的衡量标准等等。第四步回顾之前的相关工作,是否有经验教训值得参考,问题和当时比起来有何不同,这样可以尽量避免类似的错误,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第五步换位思考,尝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上下文,做合理的假设来看看是否有不同的方式来定义问题理解问题。第六步找出根本原因,理解是否有相关的问题,解决的方案的可能后果,充分理解前因后果。
接着课程讨论了审辩性思考的常用工具,包括挑战现有的方式,五个为什么(5 whys?)来追根究底寻求根源,七个然后呢(7 So what?)来充分理解后果,80/20法则,通常80%的结果是20%的努力带来的,集中注意力在能够带来决定性影响的地方。在分析问题的时候,首先是着眼于全局,理解解决的问题的必要性和估计潜在的利益,之后通过必要的数据来分析问题,也要避免在数据中迷失方向。在得出方案的同时也要充分理解方案的潜在影响。
最后课程指出提升自己的最好办法之一是去教别人,记得在Learning how to learn里面和之前读过的程序员生活指南的书里面都有类似的提法,我想也也应该应用到别的学习领域。在运用审辩性思考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一些常见的误区,包括急于得出结论,没有充分展开问题,关注于细枝末节,未充分考虑后果等等。
从个人来说,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充分思考,利用5 Whys和7 So what来理解真正的问题,定义问题陈述,包括目标,时限,约束,衡量标准和相关者。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分而治之,找到前因后果,从而可以用20%的努力解决80%的问题。
旧金山总领事馆更换护照
护照是2007第一次出差前办的,今年就要过期了,转眼十年过去了,今天去旧金山的领事馆办了护照更换,记录一下。
首先是准备材料,可以参考使馆的网页,需要护照原件和相关页的复印件,在美身份原件和复印件,申请表,个人情况说明,和四张照片。首先是必须要预约http://ppt.mfa.gov.cn/appo/,预约的时候需要电子版的照片,并最终生成申请表。这里要吐槽一下,那个网站总是抱怨我的照片背景不均匀,只好零时学习使用Gimp更换背景,最难处理的还是头发部分,不过最终还是通过了。照片我则是用这个网站生成再去Target打印出来的,这里我建议大家就不用自己打印了,基本上都不符合要求,虽然我拿尺子量了又量。
我这次约的是上午11点到12点的时间段,7点40的飞机,按时起飞了,结果还是晚点三个多小时。快到旧金山的时候机长说机场过于繁忙,流量控制不让降落,等了快半个小时还是没有收到许可,油可能不够了飞机就飞到了一个叫Sacromento的地方降落加油,再等待许可,最终下午一点才到。使馆是两点半关门,赶紧冲出来直接拦了一个出租车,叫Uber还是担心耽误时间,还好路上交通不错,司机是个印度人,也认识路,在一点半的时候到达领事馆。
使馆门口有法*轮^功大大的宣传横幅,谎言对谎言都没有力量。进门安检比较简单,就是手机和钥匙要拿出来,会问有没有预约。进去后有两个窗口 (4号和5号)是专门办护照的,不需要领号,别的窗口办签证的需要。还好今天人不多,到我的时候材料递交进去,把个人情况说明退给我了,要求看了下绿卡,别的收了,我打印的照片看都没看让我去门口重新照相,$15只收现金,5分钟就好了,再交了照片,拿到了一个收据,大概一个月后取,出门大概2点,还是比较快的。
服务态度还可以,没有网上有些说的那么糟糕。饿了找了一家麦当劳买了个Big Mac带走,路上看到不少黑人,空气中一股大麻味。打了Uber直奔公司,嗯,我是出差顺便来办的。
2017目标
转眼2017年已经过了两周了,这一年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我想还是写下点东西,年底的时候对照一下。
1. 体育锻炼,坚持每天一万步,一周两到三次的跑步。
2. 学习弹电子琴,年底能够熟练弹奏一首歌曲。
3. 提高演讲和写作的能力,每周练习一次。
4. 学习机器学习,熟悉常见的深度学习算法并熟练掌握一种框架。
5. 提高沟通能力,学习沟通相关的课程并用于实践
6. 学习教育孩子
7. 完成一个工作之外的项目并实际运行
我想就是上面七项,努力努力!